秦腔获得文化部文华奖的戏和演员很多的。大戏例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部曲迟开的玫瑰,西京故事,大树西迁等,宁夏秦腔剧院的狗儿也涅槃,花儿声声,王贵和李香香等,还有甘肃秦腔的几出大戏,都曾经获得过文华奖。个人如李梅柳萍李东桥边肖等也获得过个人文化表演奖。只是近年来,宁夏秦腔剧院的风头盖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把甘肃秦腔也甩在了后头,使陕西人认为秦腔在文华奖中无所作为。就在刚刚闭幕的文华奖评选中,宁夏秦腔剧院由柳萍和李小雄领衔主演的王贵和李香香获得文华奖戏曲类榜首,充分体现了宁夏秦腔剧院超一流的实力。同时,一部甘肃秦腔戏也获得提名奖。而遗憾的是自诩为秦腔第一的陕西再次名落孙山,连一部参演秦腔剧目都没有,不知我们陕西秦腔的优越感从何而来,充其量是夜郎自大吧!陕西秦腔该反省了,我们陕西戏迷也不要目中无人了,动不动说像宁夏梅花奖演员的水平在陕西比比皆是,陕西文化厅振兴秦腔该有实际举措了。否则,对不起秦腔第一名号啊,也会成为西北五省秦腔戏迷心中之痛的。
第三十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秦腔得奖你怎么看?2021年5月19日,第八届中国戏曲奖•梅花表演奖,即第三十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开始终评公示,其公示时间三天,到21日结束。此次唯一参加梅花奖角逐的秦腔演员杨升娟凭借新编《周仁》一剧赫然在列,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波动,杨升娟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已经成了定局。
在秦腔界,杨升娟做为秦腔表演艺术家李爱琴的衣钵传人,其从小扎根舞台,跟随师父李爱琴学习秦腔小生行当的表演,比较全面的继承了李爱琴先生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其从小从艺的经历被人们津津乐道,再加上李爱琴先生的慧眼识珠,成就了一段感人的秦腔梨园佳话。
杨升娟出生在陕西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就很喜欢秦腔,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秦腔业余比赛,其人生的改变还要从当时的西安五一剧团到富平演出说起,其小小年纪对秦腔的热爱和执着打动了李爱琴老师,遂将杨升娟招入五一剧团,开始了正规的系统性的秦腔表演学习。
后来文化体制改革后,杨升娟跟随西安五一剧团部分人员并入三意社,几经隶属关系的转变,现在杨升娟所在的三意社属于西安演艺集团管辖。
杨升娟学习了李爱琴老师的小生代表作《周仁回府》后,在2019年被陕西省有关部门认证为第九代周仁。但是说实话,虽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是杨升娟和前几代我们能看到的周仁相比,其技艺水平欠缺的还很多,就拿其师父李爱琴来说,同为女小生,但是杨升娟的表演只是流于表面,只有其师之表,而无其师之里,总体上比较稚嫩,这也是杨升娟被大家诟病的主要原因。
这次能够参加梅花奖角逐,对于杨升娟来说应该是幸运的。因为这次秦腔只有她一人报名参加,否则如果再有一人参加,杨升娟此次的成功就大打折扣,或者像李小青第一次参加梅花奖角逐一样,会无功而返的。
其实现在的梅花奖,无论是业内还是观众,含金量已经不太高了,而且被人们诟病的地方很多,其实说实话也真的又一定的道理,参加梅花奖角逐首先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雄厚的资金投入是第一位的,别的不说,单就从服道化,再到一个团体的衣食住行就是很大的一笔开销,穷人和穷单位是绝对玩不起的,尤其是对个人而言,那么多人配合你,最后荣誉却是你个人的,没有好处,那些人凭什么要配合呢?所以说现在的梅花奖更多的就是一个有钱人烧钱的游戏而已。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戏曲吃的是开口饭,你有没有本事,观众不是傻子,心中自然有数,你得再好的奖,最终还是要拿作品说话,闭着眼睛用屁股都能想到,这种为得奖而编排的所谓创新戏,在秦腔的市场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大家也就不要抱太大的期望了。
论职称,杨升娟也是国家一级职称,享受高级职称待遇,论名望,也顶着第九代周仁的桂冠,再加上这次得到了梅花奖,作为秦腔演员来说,这已经是天花板了,是很多人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杨升娟不论从作品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显然很难跻身秦腔一线名家的行列,对于她来说,梅花奖只是她多了个头衔而已,对其本身的艺术修养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不管怎么说,杨升娟这次也算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至于是不是她应得的,我相信广大戏迷观众心中都有一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