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取材于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故事讲的是,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到项羽处诈降,诓项羽进兵。
致使项羽及部队在九里山遭遇韩信的十面埋伏,把项羽困在垓下。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四面楚歌,疑楚军尽已降汉,遂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感到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自刎。
2、锁麟囊
《锁麟囊》取材于清焦循《剧说》中引自《只麈(zhǔ)谈》的一段民间故事,这出戏讲的是:登州富户之女薛湘灵自幼受母溺爱,出嫁时获陪嫁无数,另有一只锁麟囊,内装奇珍异宝。锁麟囊是绣有麒麟的“锦袋”、“荷包”。
3、钓金龟
《钓金龟》的故事最早见于清末《古柏堂传奇》中唐英改编的《双钉案》。该剧讲述的是:宋代,在河南孟津有孀妇康氏,生有二儿,长子张宣,次子张义。张宣进京赴试,一去不归。康氏依靠次子张义在孟津河钓鱼苦度生活。
4、盗御马
《盗御马》的故事见于《施公案》第七集第一回(总第三九八回)《避火炮偷渡后山河 盗御马三进连环套》。该剧讲述的是,清初,绿林好汉“铁罗汉”窦尔敦,久占河间一代,因不服黄三太指金镖借银,窦尔敦、黄三太二人遂约定比武较量,在比武过程中,黄三太落败,遂使用暗器打伤窦尔敦。
5、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的故事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大致剧情是:杨继业的四子杨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
1、《长坂坡》
京剧《长坂坡》是依据《三国演义》改编的京剧传统剧目。
故事叙述: 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
2、《群英会》
京剧《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改编的京剧传统剧目。
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
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3、《空城计》
《空城计》是传统京剧的经典剧目,叙述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15万攻打诸葛亮驻地西城。当时,诸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西城空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众,万分危急。
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端坐城楼,笑容可掬,焚香弹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计,疑有伏兵,不进而退。再次复回攻城,遇赵云抵挡而收兵。
4、《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故事叙述: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得四面楚歌,疑楚军尽已降汉,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感到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5、《打渔杀家》
《打渔杀家》是京剧中著名的剧目。这个戏本是《庆顶珠》中的两折,又名《讨渔税》,似取《水浒后传》中李俊事改编而成,为京剧优秀剧目之一。
我喜欢京剧”霸王别姬”,故事和人物中包含的中国传统价值道德体系,千百年来,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不断地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行,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发扬,也是使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故事中人物所特有的以及因此而交织出的爱恨情仇的情节体现出的爱情观,生死观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们新的感受与诠释,死亡对爱情的压抑使得爱情迸发出更为绚烂的光华,释放出更有价值的能量。
概而论之,“霸王别姬”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人物形象的流变,“霸王别姬”的艺术在现代的土壤中不断滋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奕奕闪光的璀璨宝石!也就是经典京剧剧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和人物形象塑造,演员的唱功,更和故事的本身吸引人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