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中最失意的莫过于李贺,失意又被贬的莫过于王安石,最惨的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且三人都有经典绝唱。
一、李贺是唐朝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其诗奇诡险怪,他的诗无论是意境,形象,辞语上都不沿袭前人,自承一脉,讲究创新。可就是这么一位有才华的诗,却一生不得志,仅活了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父亲的名字与皇帝名同字,犯了名讳之罪,一生不得考进士,这对古时读书人来说可是“灭顶之灾”,满腔抱负和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一生郁郁寡欢。即使这样,在短短的二十七年的生命里,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名句。如《雁门太守行》里的“黑云压城城欲摧”;《致酒行》里的“雄鸡一唱天下白”;《金铜仙人辞汉歌》里的“天若有情人亦老”,都成了家喻户晓,众口传颂的佳品名句。
二、王安石一生致力于革新变法,富民强国,可屡屡遭挫,变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遭到了传统派的反对,抵制,陷入“党争”,最后变法失败,自己被贬。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传世绝唱,五言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看似咏梅,其实是托梅喻已,把自己比作梅花,诠释自己不畏残酷,恶劣的环境和顽强的志向,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孤单,改革得不得支持,一种茫然无助的心态。
三、李煜就更惨,从南唐后主一下变成阶下囚,南唐被宋亡后,李煜被掳到汴梁,关进囚牢,过着囚徒生活,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就在此时,他写下了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不加雕琢,一气呵成,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的亡国之恨,悲愤之心和伤感之情。不久,他便被毒杀,这首词成了他的“绝唱”。
其实,历史上此类经典绝唱还有很多,水平有限,仅举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