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常艾菲
错过的情人 石梅
疯人愿 魏晨
今生今世 张杰
苍天 李玖哲
刺心 常艾菲
棉花糖 至上励合
漂亮男孩 艾薇儿
超复杂 艾薇儿
你的承诺 海鸣威
红颜 胡彦斌
两个人的荒岛 s h e
明天过后 张杰
天下 张杰
月光 胡彦斌
分开后的你 星弟
我的爱 洪真英
草编的戒指
躲避的爱 叶麟
客官不可以 徐良
半城烟沙 许嵩
gee 少女时代
痛彻心扉 姜玉阳
由于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的歌也就遭受到同样的命运。甚至在元、明、清三代屡遭帝令禁唱。有关它的历史很少有文字记载。从出土文物考察,有关古代乐器的较多,而歌唱活动的较少。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那个有歌舞图像的陶盆实在非常宝贵,它显示的是六千年前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歌舞活动。在原始时期歌与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歌舞不分的古老传统。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淮南子》这本书上,曾提到古人抬木头时唱着劳动号子,可见早期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从兄弟民族来看,如阴山岩画上的歌舞图像、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满族的《萨满调》等,又可看出原始民歌与巫等原始宗教活动有关。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宜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有什么西北民歌02 《在那遥远的地方》 词曲:王洛宾 1939年创作于青海湖畔
03《黄昏的炊烟》 哈萨克族民歌 1938年改编于甘肃民乐
04《西琳江》 维吾尔族民歌 1978年改编于新疆
05《掀起你的盖头来》 维吾尔族民歌 1939年改编于甘肃九泉
06《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 哈密民歌 1949年改编于新疆哈密
07《达版城的姑娘》 维吾尔族民歌 1938年改编于兰州
08《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哈萨克族民歌 1939年改编于青海西宁
09《阿拉木汗》 维吾尔族民歌 1938年改编于青海西宁
10《青春舞曲》 维吾尔族民歌 1939年改编于甘肃九泉
11《牡丹汗》 伊犁民歌 1957年改编于新疆伊犁